11月14日上午9点,由银河集团9873.cσm和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学术报告在逸夫楼508召开。此次报告的主讲人是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曹淑江老师,曹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公共经济学、教育经济学、教育管理学、致力于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中的问题。主译《教育经济系—理论与实证》和《教育财政—效率、公平与绩效》。参加此次会议的有银河集团9873.cσm研一研二的全体同学。
首先,曹淑江教授主要从如何解决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入手,探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。曹教授说道科学的含义是刨根问底、追求事务的本质,首要任务是对现象作出解释,寻求现象背后隐藏的逻辑,而不是提什么政策建议,也不是空发感慨。在理清了现象背后的内在逻辑之后,可以提出政策建议。科学研究的首先任务是寻找现象背后的内在逻辑,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,都是如此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从经济学的角度看,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,人是“自利”的,不要从假设出发,是否还记得经典力学中的“质点”的概念,推出的结论是否体现了实质,假设出发推出的结论忽视了心智活动,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就忽视了心智活动。曹教授提出恋爱、婚姻、家庭、生育: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生男孩?城市生育率为什么低?电影明星为什么不生育孩子?中国生育率降低的原因?为什么研究生、大学生中女性的比例在上升?女性更适合考试吗?许多“非理性”行为,其实是理想的,例如犯罪行为,人们通常认为是“不理智”的,其实,也是理性行为。曹教授抛出一个个问题把会议引向高潮,与会师生陷入深思之中。曹老师说在经济学帝国主义中,经济学分析的领域大大扩展,进入了传统上属于社会学、人口学、教育学、政治学、法学以及社会生物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领域。接着曹教授发出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行为的疑问,带领与会同学进入深入探讨阶段。理性人假设:所有的人的理性都是同质的,在理性这一方面,每个人都是等同的。而社会现象为什么这么复杂?不同的人的行为为什么不同?同一个人的行为为什么会变化?接着曹教授引出人行为的差异源于约束,任何人的选择都是根据其在特定时间所面临的客观条件作出的,这种客观条件既包括自身的资源和条件,也包括个人之外的外部客观条件,这就是约束条件,简称约束。此外,曹教授还提到在经济学与观念、道德、精神的研究中,要务必注意逻辑的一致性。曹教授又针对这一问题讲了好多例子,发人深思。
在如何学好经济学这个主题中,曹教授说道在山东济南,有很好的学科平台。需要数学系的数学、例如运筹学、优化方法;到经济系学习微观经济学、宏观经济学、计量经济学,这些知识在济南在山师都是可以学到的。还可以去山大听听课,例如陈强的计量经济学。山大数学学院写的运筹学,不仅在中国都是最好的教科书,在国际上也是最好的。因此,曹教授嘱咐我们一定多看多思多想。最后曹教授重点讲了中国的基础教育、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、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、政府和市场、奥茨分权定律以及分权财政体制中的激励机制。会议又一次引向深入。
最后,曹教授说只有适合具体国情的体制才是最有效率的,才是最优的。同时,由于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,许多因素(例如人口密度、地方政府财力)等都是可变的,社会发展必然导致许多因素发生变化,教育体制也应该不断进行改革,举办教育的责任和管理教育的权力的划分应适当进行调整,以使教育服务的生产成本降低,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。曹教授的精彩讲授可谓把会议达到一定的高度,在与会师生的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此次会议。